貿易戰
5月10日:第11輪中美貿易談判前,突然宣布對2000億中國商品重新加增關稅至25%,并威脅可能對全部中國商品加增
5月13日:中國宣布從6月1日起對600億美國進口產品加增關稅
5月15日:美國政府啟動對華為進行封鎖打壓,谷歌暫停業務合作
5月18日:中國官方媒體發出積極聲音,支持華為,絕不屈服
5月19日:美國宣布對華為的禁令推遲90天施行,華為表態意義不大
5月22日:美國在考慮對??低暤纫恍┍O控設備制造商進行制裁,微軟下架華為電腦或將影響WINDOW授權。
5月24日:受貿易戰影響,恐慌情緒蔓延,油價出現大幅暴跌。
5月29日:中國*就稀土資源出口來反制美國無端打壓中國公開表態,引起世界輿論較大反響。
5月31日:*于5月31日宣布,中國將建立“不可靠*”制度。
6月2日:中國*發布《關于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
6月10日:宣稱會在G20峰會前對來自中國的額外3250億商品繼續加增關稅。G20峰會將于6月27日在日本大阪舉行,期間中美首計劃舉行會晤,該時段可能會成為中美貿易戰的一個重要節點。
宏觀面
1、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外貿進出口增長4.1%,其中出口增長6.1%,進口增長1.8%,貿易順差擴大45%,其中5月份出口增長7.7%,進口下降2.5%,貿易順差擴大89.8%,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已見端倪,后續數據會更客觀反映貿易戰后的進出口影響。
2、中美貿易戰中國經濟會不懼經貿摩擦沖擊,超大市場和強勁內需、高質量的發展基礎以及“一帶一路”的共建發展機會有有力對沖貿易摩擦的負面影響。
廢紙漲跌日日看
1、隨著2020外廢零進口的大限臨近,包裝紙行業近入后外廢時代,成本優勢將會改變相關造紙廠的競爭局面,*來看,行業會迎來“型”大紙企的新格局,行業集中度會繼續提升。
2、龍游籌建全國省級特種紙檢測機構,截至目前,龍游縣共有特種紙及紙加工企業60余家,其中規上企業21家,該檢測機構對當地特種紙企業發展會起到積極作用。
3、山鷹旗下美國鳳凰紙業正式恢復生產,主要生產牛皮箱板紙以及漂白木漿和再生漿。
4、山東潤城特種紙一期工程投產試生產,該企業總投資15億,設計10條生產線,年產量約12萬噸,一期工程有5條生產線,以羊皮紙為主要生產紙種,年產5.5萬噸。
5、2019中國造紙企業產量排名榜
6、進入6月,木漿價格繼續疲軟,針葉漿已經下跌到4650/噸,闊葉漿已經下跌到4500-4600/噸,期貨市場價格又創新低。紙張市場整體還算平穩,包裝紙價在紙廠停機保價的刺激下止跌回穩,部分小廠已經在成本壓力下嘗試漲價,文化紙和白卡紙維持弱穩狀態,雖然整體訂單需求不旺,經銷觀望氣氛濃郁,但下跌動能也明顯不足,市場繼續僵持混沌局面。
7、近日,俄羅斯伊利姆集團宣布將新投產60萬噸包裝紙生產線,幅寬9400MM,以生產80-175克牛皮箱板紙為主,建成后將成為大的包裝紙生產線,計劃2021年投產,中國市場是其主要目標市場。
成本面
原料相對底部,漿價繼續尋底,原油大幅下跌,煤價拐頭下行。
匯率波動
紙漿期貨
看淡漲跌,游刃有余
5月份即將收官,激情旺月可謂頗不寧靜,中美貿易戰的再度升級,一時撩動了市場神經,打破了宏觀經濟面的平靜,利多利空紛繁交錯。
包裝紙市場在這個本應反攻的季節明顯承壓,包裝紙廠月初還興沖沖發起一輪漲價熱潮,卻被無情的市場瞬間澆滅,繼而反向施壓廢紙市場,干脆提前壓低成本反成為大廠的上上策,更令市場大跌眼鏡的是,外廢政策的越來越嚴,此刻也失去了往日的動能,國廢價格竟一路狂跌,連續20個交易日跌跌不休,似乎瞬間從原料不足變成了廢紙成災,令很多行評觀點大跌眼鏡,其實供求的內在影響才是價格漲跌的核心,只是真實的市場數據不是常人所能明察,紙廠早就嗅覺到未來的壓力,稍稍停購施壓,廢紙市場瞬間失去方向,可見廢紙行業的整合之路還會漫長遙遠。
令人刮目相看的倒是文化紙市場,可謂運作游刃有余,成為行業一抹紅,紙廠的聯手逆勢喊漲操作不能不說起到了穩定紙價的作用,在紙廠、渠道、終端的供應鏈上庫存都不大的背景下,新增產能釋放緩慢的機會,倒是給了這個細分品種一線生機,但實際交易并不紅火,漲亦難跌亦難,不能不說是苦了紙貿商的交易運行,盈利變得異常艱難。
經歷過紙張周期輪回的風雨,這種市場特征,就是一個供求周期的必經歷程,大可不必為之驚嘆焦慮,6月份各種矛盾將會真正交織,但漿價已初步底部企穩,市場因素還會此消彼長。還是那個觀點,漲得既然不多,跌也嚇不了人,但紙貿越來越辛苦那是肯定的,畢竟要付出很多的服務代價?,F在信息高度透明,微信傳播瞬息萬變,行業大佬也都很經營智慧了。如果大家庫存都不高,其實僵局的可能時間就會越長,而且會是一個持久反復的波折過程。沒什么好多想的,從自身經營出發,抗風險,找機會,踏節奏,上半年豐收盈利的也大有人在。事件影響疊加供求變化,這個研判邏輯不會變。500上下的漲漲跌跌是今年大概率的波動范圍,萬億級市場非個人力量可為,泰然處之就好??刂茙齑?、規避資金風險的緊弦不能松,“彎道加速”很快又會成為新名詞。
行情分析是踏節奏用的,經營運作才是內在功力。經歷一波周期,要做好作持久戰的應對準備。
-
- 2012-08-03 09:41:57
- 1081
-
- 2012-05-09 11:37:39
- 1110
-
- 2012-04-09 15:05:55
- 1062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