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zhan摘要】出版社是鏈接作者和讀者的中間紐帶,但由于對市場的需求無法估量,再加上電子書的沖擊,導致了我國圖書庫存量巨大,給出版業的發展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如何防止庫存過量,成為了擺在出版業面前的一個難題。
目前,中國每年出版圖書超過40萬種,超越美國一倍多,毫無疑問地位居世界。但與此同時,庫存負荷成了懸在出版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日,上海*印刷管理處處長周建國在“2013上海印刷周”開幕前夕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按需印刷將有望打破出版過剩的現狀,改變先印刷再發行的舊有出版模式,現已有多家出版集團正在著手研究按需印刷的商業模式。
以往新書印數全憑感覺
據周建國透露,全國新華書店系統、出版社自辦發行單位年純銷售額已經從2005年的403.95億元增長到了2012年的693.59億元,而歷年累積的庫存則從482.92億元飛漲到目前的884.05億元。“庫存”遠遠跑贏“銷售”的壓力,正迫使整個行業思考:如何才能阻止庫存飛漲?
“每一次確定圖書的印數,都是云山霧罩。”一位出版業內人士坦言,推出新書之際總是忐忑,一種書進入市場前不知能賣出多少、入市后又難以追蹤銷量,起印數多少成了全憑感覺走的活兒。
在采訪中,不少圖書發行從業者向記者道出苦衷:由于出版供銷鏈上的不對等,我國圖書銷售環節中所有賣不出去的書,書店都可以無理由地退回給出版社。這樣一來,庫存的壓力便轉向了出版社。為了確保不斷貨,“書店總是傾向于多進一點書,反正賣不完可以退回”。這樣的高估需求,很容易造成出版社出版過剩,一位發行員告訴記者。而一些出版單位在書選題上盲目跟風、盲目鋪貨,也導致了印量越大退貨量越高,庫存也跟著走高的困局。
過高的庫存,足以摧毀一個行業。日本出版人小林一博著的《出版大崩潰》,記錄了1997年—2003年間日本出版業一落千丈的崩盤過程,其中一個重要癥狀就是高庫存、高退貨:圖書退貨率平均在50%左右,高的可達90%;而倉庫里堆積如山的圖書,活活拖垮了日本出版業。
圖書存銷比高達8∶2
去年,對全國40家出版機構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相當數量的出版單位存銷比達到了驚人的8∶2。大于3年的庫存書占總庫存的比例在某家出版社竟可以達到72%。
目前,按需印刷已成為了整個出版業的共識。周建國表示,這將是為庫存減負開出的有效藥方。“按需印刷可以實現訂單式銷售,變先印刷再發行為先發行再印刷,可有效減少庫存的風險。同時,一些斷版書的市場需求、專業書籍的窄眾特性,都可以借由按需印刷來提供。”
據了解,這樣的出版模式,正在美國呈現出每年兩位數的增長。美國大的中盤商英格拉姆、大的網絡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在零售終端都提供按需印刷服務。反觀國內,按需印刷商業模式至今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據悉,日前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正在著手探索一種適合中國的按需印刷商業模式。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陳昕告訴記者,目前,按需印刷在中國的發展還僅于個人消費者,一旦形成商業模式,將不再存在“起印量”等繁復的限制。那么,困擾出版行業多年的海量庫存書退書問題、打折處理庫存書和圖書回流到造紙廠變紙漿的情況,都將成為歷史。
而對于圖書發行來講,按需印刷可以將實體書店的倉庫全部轉化為營業面積,可以采用出多種個性化營銷的方法,可以利用網絡和數據庫技術使書店的存書規模無限擴大,使實體書店也能游走于“云端”。
目前,中國每年出版圖書超過40萬種,超越美國一倍多,毫無疑問地位居世界。但與此同時,庫存負荷成了懸在出版業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2日,上海*印刷管理處處長周建國在“2013上海印刷周”開幕前夕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按需印刷將有望打破出版過剩的現狀,改變先印刷再發行的舊有出版模式,現已有多家出版集團正在著手研究按需印刷的商業模式。
以往新書印數全憑感覺
據周建國透露,全國新華書店系統、出版社自辦發行單位年純銷售額已經從2005年的403.95億元增長到了2012年的693.59億元,而歷年累積的庫存則從482.92億元飛漲到目前的884.05億元。“庫存”遠遠跑贏“銷售”的壓力,正迫使整個行業思考:如何才能阻止庫存飛漲?
“每一次確定圖書的印數,都是云山霧罩。”一位出版業內人士坦言,推出新書之際總是忐忑,一種書進入市場前不知能賣出多少、入市后又難以追蹤銷量,起印數多少成了全憑感覺走的活兒。
在采訪中,不少圖書發行從業者向記者道出苦衷:由于出版供銷鏈上的不對等,我國圖書銷售環節中所有賣不出去的書,書店都可以無理由地退回給出版社。這樣一來,庫存的壓力便轉向了出版社。為了確保不斷貨,“書店總是傾向于多進一點書,反正賣不完可以退回”。這樣的高估需求,很容易造成出版社出版過剩,一位發行員告訴記者。而一些出版單位在書選題上盲目跟風、盲目鋪貨,也導致了印量越大退貨量越高,庫存也跟著走高的困局。
過高的庫存,足以摧毀一個行業。日本出版人小林一博著的《出版大崩潰》,記錄了1997年—2003年間日本出版業一落千丈的崩盤過程,其中一個重要癥狀就是高庫存、高退貨:圖書退貨率平均在50%左右,高的可達90%;而倉庫里堆積如山的圖書,活活拖垮了日本出版業。
圖書存銷比高達8∶2
去年,對全國40家出版機構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相當數量的出版單位存銷比達到了驚人的8∶2。大于3年的庫存書占總庫存的比例在某家出版社竟可以達到72%。
目前,按需印刷已成為了整個出版業的共識。周建國表示,這將是為庫存減負開出的有效藥方。“按需印刷可以實現訂單式銷售,變先印刷再發行為先發行再印刷,可有效減少庫存的風險。同時,一些斷版書的市場需求、專業書籍的窄眾特性,都可以借由按需印刷來提供。”
據了解,這樣的出版模式,正在美國呈現出每年兩位數的增長。美國大的中盤商英格拉姆、大的網絡電子商務公司亞馬遜在零售終端都提供按需印刷服務。反觀國內,按需印刷商業模式至今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據悉,日前上海世紀出版集團正在著手探索一種適合中國的按需印刷商業模式。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陳昕告訴記者,目前,按需印刷在中國的發展還僅于個人消費者,一旦形成商業模式,將不再存在“起印量”等繁復的限制。那么,困擾出版行業多年的海量庫存書退書問題、打折處理庫存書和圖書回流到造紙廠變紙漿的情況,都將成為歷史。
而對于圖書發行來講,按需印刷可以將實體書店的倉庫全部轉化為營業面積,可以采用出多種個性化營銷的方法,可以利用網絡和數據庫技術使書店的存書規模無限擴大,使實體書店也能游走于“云端”。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 2012-10-09 11:22:51
- 1220
-
- 2010-11-01 11:03:12
- 1616
-
- 2010-08-13 11:48:21
- 832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