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zhan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印刷機也正在向數字、多色、大幅面、多功能方向發展。印后將迎來自己的大時代,這無疑為印企們提供了一個巨大的商機。
數字之風已經席卷整個印刷業,印前領域先受到沖擊,從激光照排轉變到CTP計算機直接制版,印刷機也正在向數字、多色、大幅面、多功能方向發展,接下來印后將接過數字化革新的接力棒,數字印后的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各大生產廠商都前赴后繼,紛紛想要占領印后這塊高地。MBO印刷設備系統(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大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數字印后已成為業內討論的重點,各大廠商也紛紛將目光投入到這一領域。作為的印后設備供應商,MBO公司也為即將到來的數字印后浪潮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為印刷行業量身定制了數碼印后解決方案。與此同時,他也表示,印刷企業要理性看待新技術和新產品,準確把握數字印刷市場瞬息變化,選擇適合自己的設備,切忌盲目跟風。
數字印后貫通生產流程
印刷業內人士對于印后車間一字排開的工人手工制作場景已經再熟悉不過了,那么經歷數字技術洗禮后的印后將會是什么樣的呢?面對人們心中大大的問號,陳大勇說可以用一個案例來直觀地回答這個問題。在今年5月德魯巴2012展會上,一套完整的數字印后解決方案成了展會現場耀眼的明星。這套解決方案由五部分組成——數字印刷機、卷筒紙裁單張單元、高速折頁單元、堆積單元及全自動裝訂系統。數碼印后系統直接與前端數字印刷機相連,卷筒紙印刷完進行裁單張的工作,之后交付折頁機,折頁機“藝術性”地完成任意折數的個性化折頁。折頁機的后端與全自動化的裝訂系統相連,實現一本裁切裝訂。這條生產線不論書本大小、薄厚都無需停機和減速,真正實現了一本裝訂。更為吸引人之處在于整個生產過程只需要3個操作人員即可。如此炫目的組合是由數字印刷設備生產廠商及印后制造生產商共同合作完成,實現了全生產流程的貫通。其中卷筒紙裁單張、折頁、堆積單元由MBO公司提供。
據介紹,出身于德國的MBO公司已擁有近50年歷史,為了順應數字化潮流,德國總部特成立了數字化部門,北京公司也對應設立了新產品開發部門,專注于數字技術在印后的應用和產品開發。雖然MBO在2004年才在中國成立獨資公司,時間不長,但近年已顯現出其“黑馬”潛力,雅昌、盛通、當納利等國內外大型印刷企業均購置了其折頁設備,全國裝機量直線上升,2011年更是實現了超過100臺銷售量的佳績。
在被普遍看好的包裝領域同樣如此,各大廠商均把握住這個數字商機。MBO公司在德國的海格海曼分公司也根據自身特點開發包裝領域印后設備。專攻直郵產品和個性化包裝、印后領域。
自動化讓印企輕裝前行
雖然折頁機比不上大型印刷機那么龐大的“身軀”,但可別小看了它,里面蘊含了大學問,風琴折、關門折、寶塔折、階梯折等千變萬化的折法,從產品說明書到成品書、經書等千差萬別的產品種類,這些特點對于折頁機的靈活性和活件調整便利與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這也是印刷企業為關心的。據了解,目前市面上,一臺折頁機的價格,從小型的十幾萬元到幾十萬元、再到大型的幾百萬元,差距很大,區別之處就在于產品的穩定性和操作簡便性,其中操作簡便性要靠操作的自動化來實現。
陳大勇認為,近年印后市場之所以崛起,一方面是市場對產品印后裝訂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是目前企業經營中暴露出的人力成本上漲、技術工人難招、效率低下等問題,越來越多的印刷企業在尋求有效的解決辦法。而此時,印前和印刷環節都已有成熟的解決方案,接下來就應該是處理印后“短板”的時機了。這些外因的共同疊加令印刷企業產生了對自己的印后設備進行升級的需求。
以MBO公司為例,每年都會對已有產品進行升級并推出全新產品和整體印后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不斷涌現的新需求,就是力圖借助設備的自動化性能來幫助即便是沒有操作經驗的員工也能快速上手。從而降低企業用人成本。“只需輕輕點擊,從系統中選擇所需的產品類型,然后系統會自動調整擋規的位置、折頁輥間的壓力、刀軸的壓力等參數。只要能操作iPhone手機就能操作折頁機。”陳大勇笑著說。
與用戶需求深度對接
數字印后在歐美國家發展迅猛,在我國剛剛起步發展,究竟未來將會以怎樣的速度發展呢?面對記者的提問,陳大勇很坦率地說,這個不好講,要看市場的接受程度,也許快的超乎人們的想象。但是目前來看,國內印后設備還是以滿足傳統膠印設備的后道加工為主。
在年底行業設備銷售形勢不容樂觀的前提下,陳大勇認為印后領域還是有巨大市場空間的。他解釋道,無論環境如何變化,市場終歸是存在的,而印刷作為為其他產業“穿衣戴帽”的產業,需求其實每年都在增長,只是做得好的印刷企業成長起來了,做得不好的企業消亡了,這屬于行業正常的新陳代謝。而對于做得好的企業來說,投資再發展是必須做的事情,這時對于設備制造企業來說就是機會。但這部分企業對于設備的品質要求更高,制造企業應能夠想企業之所想,制造出的設備能夠與企業所需對接。
經過多年的激發和培育,目前國內印后市場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相對于發展趨向于成熟的印前和印刷環節,印后領域還有很大發展潛力,必將成為印刷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未來印后市場前景光明,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你準備好了嗎?”
數字之風已經席卷整個印刷業,印前領域先受到沖擊,從激光照排轉變到CTP計算機直接制版,印刷機也正在向數字、多色、大幅面、多功能方向發展,接下來印后將接過數字化革新的接力棒,數字印后的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各大生產廠商都前赴后繼,紛紛想要占領印后這塊高地。MBO印刷設備系統(北京)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大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現在,數字印后已成為業內討論的重點,各大廠商也紛紛將目光投入到這一領域。作為的印后設備供應商,MBO公司也為即將到來的數字印后浪潮做好了充足的準備,為印刷行業量身定制了數碼印后解決方案。與此同時,他也表示,印刷企業要理性看待新技術和新產品,準確把握數字印刷市場瞬息變化,選擇適合自己的設備,切忌盲目跟風。
數字印后貫通生產流程
印刷業內人士對于印后車間一字排開的工人手工制作場景已經再熟悉不過了,那么經歷數字技術洗禮后的印后將會是什么樣的呢?面對人們心中大大的問號,陳大勇說可以用一個案例來直觀地回答這個問題。在今年5月德魯巴2012展會上,一套完整的數字印后解決方案成了展會現場耀眼的明星。這套解決方案由五部分組成——數字印刷機、卷筒紙裁單張單元、高速折頁單元、堆積單元及全自動裝訂系統。數碼印后系統直接與前端數字印刷機相連,卷筒紙印刷完進行裁單張的工作,之后交付折頁機,折頁機“藝術性”地完成任意折數的個性化折頁。折頁機的后端與全自動化的裝訂系統相連,實現一本裁切裝訂。這條生產線不論書本大小、薄厚都無需停機和減速,真正實現了一本裝訂。更為吸引人之處在于整個生產過程只需要3個操作人員即可。如此炫目的組合是由數字印刷設備生產廠商及印后制造生產商共同合作完成,實現了全生產流程的貫通。其中卷筒紙裁單張、折頁、堆積單元由MBO公司提供。
據介紹,出身于德國的MBO公司已擁有近50年歷史,為了順應數字化潮流,德國總部特成立了數字化部門,北京公司也對應設立了新產品開發部門,專注于數字技術在印后的應用和產品開發。雖然MBO在2004年才在中國成立獨資公司,時間不長,但近年已顯現出其“黑馬”潛力,雅昌、盛通、當納利等國內外大型印刷企業均購置了其折頁設備,全國裝機量直線上升,2011年更是實現了超過100臺銷售量的佳績。
在被普遍看好的包裝領域同樣如此,各大廠商均把握住這個數字商機。MBO公司在德國的海格海曼分公司也根據自身特點開發包裝領域印后設備。專攻直郵產品和個性化包裝、印后領域。
自動化讓印企輕裝前行
雖然折頁機比不上大型印刷機那么龐大的“身軀”,但可別小看了它,里面蘊含了大學問,風琴折、關門折、寶塔折、階梯折等千變萬化的折法,從產品說明書到成品書、經書等千差萬別的產品種類,這些特點對于折頁機的靈活性和活件調整便利與否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而這也是印刷企業為關心的。據了解,目前市面上,一臺折頁機的價格,從小型的十幾萬元到幾十萬元、再到大型的幾百萬元,差距很大,區別之處就在于產品的穩定性和操作簡便性,其中操作簡便性要靠操作的自動化來實現。
陳大勇認為,近年印后市場之所以崛起,一方面是市場對產品印后裝訂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是目前企業經營中暴露出的人力成本上漲、技術工人難招、效率低下等問題,越來越多的印刷企業在尋求有效的解決辦法。而此時,印前和印刷環節都已有成熟的解決方案,接下來就應該是處理印后“短板”的時機了。這些外因的共同疊加令印刷企業產生了對自己的印后設備進行升級的需求。
以MBO公司為例,每年都會對已有產品進行升級并推出全新產品和整體印后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不斷涌現的新需求,就是力圖借助設備的自動化性能來幫助即便是沒有操作經驗的員工也能快速上手。從而降低企業用人成本。“只需輕輕點擊,從系統中選擇所需的產品類型,然后系統會自動調整擋規的位置、折頁輥間的壓力、刀軸的壓力等參數。只要能操作iPhone手機就能操作折頁機。”陳大勇笑著說。
與用戶需求深度對接
數字印后在歐美國家發展迅猛,在我國剛剛起步發展,究竟未來將會以怎樣的速度發展呢?面對記者的提問,陳大勇很坦率地說,這個不好講,要看市場的接受程度,也許快的超乎人們的想象。但是目前來看,國內印后設備還是以滿足傳統膠印設備的后道加工為主。
在年底行業設備銷售形勢不容樂觀的前提下,陳大勇認為印后領域還是有巨大市場空間的。他解釋道,無論環境如何變化,市場終歸是存在的,而印刷作為為其他產業“穿衣戴帽”的產業,需求其實每年都在增長,只是做得好的印刷企業成長起來了,做得不好的企業消亡了,這屬于行業正常的新陳代謝。而對于做得好的企業來說,投資再發展是必須做的事情,這時對于設備制造企業來說就是機會。但這部分企業對于設備的品質要求更高,制造企業應能夠想企業之所想,制造出的設備能夠與企業所需對接。
經過多年的激發和培育,目前國內印后市場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相對于發展趨向于成熟的印前和印刷環節,印后領域還有很大發展潛力,必將成為印刷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未來印后市場前景光明,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你準備好了嗎?”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聚行業勢能,共譜綠色篇章!亞洲水墨凹版印刷聯盟演示會定檔廣州空港博覽中心
2025鴻威·亞洲水墨凹版印刷聯盟演示會定檔10月16-18日在廣州空港博覽中心(機場展館)與2025鴻威·亞洲油墨工業博覽會同期舉辦,共同探索綠色印刷市場商機。- 2025-03-12 16:42:20
- 10466
-
從歐美到亞洲,博斯特CI柔印如何成為全球客戶決勝千里的“秘密武器”?
本文將深入探討這項以客戶為中心、兼顧可持續發展的印刷技術,并結合包裝加工商的真知灼見,展現他們如何通過與博斯特的創新合作,把握增長機遇。- 2025-03-12 13:40:14
- 13937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