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牌報業大國的英國,自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以來,已有70%的地方報紙倒閉,80多家報紙裁員和“瘦身”,報業幾乎成了減薪、裁員的代名詞。盡管如此,眼下在僅24萬平方公里的英倫半島上,還有9家發行量超過20萬的全國性報紙在同臺競技,還要在沒有國家補貼的情況下與有政府背景的英國廣播公司爭一杯羹。與此同時,網絡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奪走了大批年輕讀者,廣告也正在以比別的地方更快的速度轉移到互聯網媒體。這就是英國報人面臨的現狀——競爭不可謂不慘烈。英國的報人們不得不想盡法子追趕新媒體時代。
新形式:報紙網絡版該打哪張牌?
傳媒大亨默多克是個為報紙網絡版亮出收費牌的。他堅持一個理念:“讀者是樂意為有價值的信息掏腰包的。”新聞集團旗下資格老、影響大的《泰晤士報》網絡版自從去年5月份開始實行收費制度,目前該報在線定閱的價格是每周2英鎊。在實行了半年后,默多克這一反常規的做法結果是導致瀏覽量驟減,只有14%的老讀者和1%的非固定讀者訂了《泰晤士報》的網上服務,更多的人選擇了免費的BBC。但新聞集團似乎并不擔憂,因為他們不在乎流量,只想直接從讀者身上*。
與默多克不同,英國聯合報業集團認為免費新聞網站的廣告可以運作得很好——只要你做得夠大。近年來,旗下的通俗日報《每日郵報》打壓了同類競爭對手《每日快報》,成為英國發行量大的報紙之一。但是它在網上更強大,憑借每月3500萬的瀏覽量,居*二大報紙網站地位。
與紙質報保守、謹慎的風格不同,《每日郵報》的網站為更年輕化的受眾營造了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點開網站,簡潔的布局和鮮活的圖片給人一種張弛有道的感覺。除了頁面正中的大圖,幾乎所有的新聞都配有郵票大小的圖片,其主體則是各式各樣的人,泳裝美女,性感型男,頗引人眼球。怪不得《郵報》的執行官們信心滿滿地表示,“我們的網站不僅和傳統的報紙網站競爭,更要與像雅虎和MSN這樣的門戶網站競爭。”
新載體:人人都愿意付費移動媒體?
傳媒巨頭美國新聞集團與美國蘋果公司合作,打算于近期推出首份基于ipad平板電腦的電子報紙《日報》。無論是蘋果的iphone手機、ipad平板電腦還是亞馬遜的Kindle閱讀器,他們優勢在于無需再耗費紙張、墨水、印刷和運輸成本。瀏覽新聞時,不僅可以看到文字和圖片的信息,也可以看到相關的視頻,并通過發送電子郵件、微博、社交網絡、博客等方式進行互動。其更大的意義在于,平板電腦等呈現了一個全新的平臺,不僅徹底改變了讀者的閱讀體驗,還有可能改變傳統媒體的商業模式。
這些新載體獲得英國出版業者青睞的原因,不僅是因為綠色環保、呈現形式多樣,更是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內容收費渠道。對于在互聯網上的內容能否收費,報業已經分為兩大觀點不同的陣營,但大家都傾向于認為移動設備上,讀者更愿意付費。“消費者已經習慣了不為在線內容付費。”業內評價很中肯:“那些有iPad和iPhone的人已經被蘋果培養出了付費使用東西的消費習慣。”
免費報:地鐵上每個人都在讀報?
說到會運用反常規策略的可能要數俄羅斯大亨列別捷夫了。在過去的兩年里,他買下了《標準晚報》和英國四大報之一的《獨立報》。前者成為了一份在倫敦免費派送的報紙,后者的縮減版《i報》在去年10月,定價為20便士(相當于大報的五分之一價格)。
列別捷夫發現:“人們正在對報紙的凋落感到歡呼,但當你在乘坐地鐵的時候,你卻會發現幾乎每個人都在閱讀報紙。”列別捷夫的報紙沒有一家有自己的網站,他認為英國的年輕人是喜歡讀報的,只是他們不想付太多錢。《標準晚報》的發行量在實行免費派送后翻了一番,達到了70萬份,發行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現在,免費報紙在倫敦*地區發放,并在地鐵里流通。
新形式:報紙網絡版該打哪張牌?
傳媒大亨默多克是個為報紙網絡版亮出收費牌的。他堅持一個理念:“讀者是樂意為有價值的信息掏腰包的。”新聞集團旗下資格老、影響大的《泰晤士報》網絡版自從去年5月份開始實行收費制度,目前該報在線定閱的價格是每周2英鎊。在實行了半年后,默多克這一反常規的做法結果是導致瀏覽量驟減,只有14%的老讀者和1%的非固定讀者訂了《泰晤士報》的網上服務,更多的人選擇了免費的BBC。但新聞集團似乎并不擔憂,因為他們不在乎流量,只想直接從讀者身上*。
與默多克不同,英國聯合報業集團認為免費新聞網站的廣告可以運作得很好——只要你做得夠大。近年來,旗下的通俗日報《每日郵報》打壓了同類競爭對手《每日快報》,成為英國發行量大的報紙之一。但是它在網上更強大,憑借每月3500萬的瀏覽量,居*二大報紙網站地位。
與紙質報保守、謹慎的風格不同,《每日郵報》的網站為更年輕化的受眾營造了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點開網站,簡潔的布局和鮮活的圖片給人一種張弛有道的感覺。除了頁面正中的大圖,幾乎所有的新聞都配有郵票大小的圖片,其主體則是各式各樣的人,泳裝美女,性感型男,頗引人眼球。怪不得《郵報》的執行官們信心滿滿地表示,“我們的網站不僅和傳統的報紙網站競爭,更要與像雅虎和MSN這樣的門戶網站競爭。”
新載體:人人都愿意付費移動媒體?
傳媒巨頭美國新聞集團與美國蘋果公司合作,打算于近期推出首份基于ipad平板電腦的電子報紙《日報》。無論是蘋果的iphone手機、ipad平板電腦還是亞馬遜的Kindle閱讀器,他們優勢在于無需再耗費紙張、墨水、印刷和運輸成本。瀏覽新聞時,不僅可以看到文字和圖片的信息,也可以看到相關的視頻,并通過發送電子郵件、微博、社交網絡、博客等方式進行互動。其更大的意義在于,平板電腦等呈現了一個全新的平臺,不僅徹底改變了讀者的閱讀體驗,還有可能改變傳統媒體的商業模式。
這些新載體獲得英國出版業者青睞的原因,不僅是因為綠色環保、呈現形式多樣,更是因為這是一個全新的內容收費渠道。對于在互聯網上的內容能否收費,報業已經分為兩大觀點不同的陣營,但大家都傾向于認為移動設備上,讀者更愿意付費。“消費者已經習慣了不為在線內容付費。”業內評價很中肯:“那些有iPad和iPhone的人已經被蘋果培養出了付費使用東西的消費習慣。”
免費報:地鐵上每個人都在讀報?
說到會運用反常規策略的可能要數俄羅斯大亨列別捷夫了。在過去的兩年里,他買下了《標準晚報》和英國四大報之一的《獨立報》。前者成為了一份在倫敦免費派送的報紙,后者的縮減版《i報》在去年10月,定價為20便士(相當于大報的五分之一價格)。
列別捷夫發現:“人們正在對報紙的凋落感到歡呼,但當你在乘坐地鐵的時候,你卻會發現幾乎每個人都在閱讀報紙。”列別捷夫的報紙沒有一家有自己的網站,他認為英國的年輕人是喜歡讀報的,只是他們不想付太多錢。《標準晚報》的發行量在實行免費派送后翻了一番,達到了70萬份,發行成本也大大降低了。現在,免費報紙在倫敦*地區發放,并在地鐵里流通。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2019年7月25日,國家*主辦的2019中國印刷業創新大會在北京亦創會展中心開幕,此次創新大會的主題為“聚焦綠色化”。
- 2019-08-08 11:39:56
- 1981
-
- 2018-04-10 11:36:21
- 4468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