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印刷產業網 會議活動】 賀蘭山下,塞上江南,來自綠色再生塑料產業鏈上下游200多名代表相聚美麗的銀川,參加第四屆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論壇(GRPG年會)。
本次論壇以“合力致新構建可持續的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體系”為主題,一方面分享GRPG及業內專家的研究進展,解讀和展望行業重要政策和產業動態;另一方面設立化學循環與軟塑高值利用、標準體系的推進與落地、同級利用與價值體現等分論壇,以問題為導向,探討塑料循環經濟價值提升路徑,以及規范化建設路徑。
01
全體大會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GRPG組長龐廣廉主持會議并做開場致辭。2024年是塑料污染治理的關鍵一年,今年年底的“塑料公約”談判將開啟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新紀元,中國作為塑料生產和消費大國,全力以赴,將尋找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道路,從生產、使用、回收、處置、清理等各個環節持續推進塑料污染治理,以實際行動彰顯大國擔當。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將持續發揮行業優勢,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全價值鏈的協同努力,以GRPG為依托,配合政府相關政策,促進整個塑料產業鏈的循環、綠色、低碳發展。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理事長王占杰致辭。塑料加工業是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的重要一環,是集產業和科研為一體的新興制造業,也是我國工業體系中的先進制造業。國內產量大、性價比高、應用面廣的塑料制品,成為全球關注的廢舊塑料循環再生利用和污染治理的熱點。對此,我們將加強相關技術研發,推動再生塑料技術的創新和升級;持續強化全鏈條合作,做好廢棄塑料污染的治理工作;繼續建立再生塑料產品市場機制,提高市場競爭力。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會長許軍祥做線上致辭。再生塑料是中國最重要的再生資源回收品類之一,伴隨著全球塑料公約談判積極的開展,國際共識逐步形成,有利于行業的發展。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正在積極配合各個部委開展兩新工作,我們將抓住政策機遇積極推動整個再生資源行業不斷地轉型升級。希望工作組繼續秉承“綠色、循環、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為推動中國乃至全球的塑料循環經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么新分享首份報告:我國塑料污染治理政策趨勢分析。國際上,全球塑料公約談判在塑料禁限品類、化學品管控、微塑料和納米塑料管控、替代塑料評估、再生材料利用比例和塑料污染治理責任界定等對國內產生的影響。國內,兩新政策相較此前政策,更側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并具有“范圍更廣、周期更寬、標準更高、鏈條更長”等特征;《關于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的意見》為廢棄物利用賦予了新的、更高的定位,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規范發展,實現資源高水平再生利用。在未來,塑料污染治理趨緊加嚴,需探索建設符合國際標準的再生塑料、再生金屬等再生材料使用情況的信息化追溯系統。
會議分享的第二個報告是: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政策形勢產業鏈綠色發展趨勢預判。
GRPG辦公室常務副主任、GRPG政策小組組長、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常務副秘書長鄭莉霞做第一部分分享: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政策形勢——終止塑料污染國際文書談判。報告介紹了國際環境治理體系、塑料污染治理的國際政策發展歷程、中國塑料污染治理的政策發展歷程、塑料國際文書-國際談判形勢等,并對GRPG深度參與談判中關于“有問題、可避免的塑料制品”、“產品設計、成分與性能”等議題重點介紹,同時對未來的談判內容進行下一步產業研究規劃。
GRPG辦公室副主任、埃克森美孚產品可持續發展法規經理侯聰做第二部分分享:中國塑料產業鏈綠色發展趨勢預判產業影響分析。報告論述了綠色標準體系、生態設計創新和先進回收再生技術是新質生產力,未來中國塑料產業鏈綠色發展需要從重數量到重質量來挖掘和放大產業鏈綠色價值并急需進一步提升全產業鏈可持續發展意識和規范化水平。
會議發布的第三個報告是:解讀國際塑料公約——中國車用塑料的未來之路。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部可持續發展總監張嘉育做第一部分分享:國際塑料公約對汽車產業綜合影響分析。汽車行業對塑料消費需求量大,應用場景復雜,而國際塑料公約談判13項重點義務中,經綜合評估識別,有7項與我國汽車行業高度相關,并對這7項內容綜合影響進行評估。
中汽數據有限公司資源建設室主任禹如杰做第二部分分享:汽車產業應對方案研究和應對建議及洞見報告。目前,車用再生塑料具有經濟性有待提升、可回收設計水平持續提高、上游資源豐富等特征,同時產業化應用挑戰頗多,政策標準體系正在逐步完善,部分車企已經積極開展技術儲備。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需要宏觀層面的政府端、行業端和微觀層面企業端、消費者協同推動。
清華大學碳中和講席教授、環境學院副院長徐明線上分享:塑料碳足跡及生命周期管理。報告介紹了生命管理周期的背景、碳足跡管理的兩大基本要素、國內數據庫面臨的挑戰等,并介紹了“天工計劃”的進展、優勢和發展規劃,同時針對國內現有數據庫的挑戰,呼吁成立技術創新聯盟。
GRPG辦公室副主任、碳工作小組組長、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高分子碳中和平臺研究員李斌分享:重點再生塑料品類碳足跡基準值發布。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公共領域最大共識,踐行雙碳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底層邏輯,對于再生塑料的碳價值通過“再生塑料產品碳足跡計算方法”進行計算,并發布餐盒rPP、家電rPP和rHDPE的碳足跡基準值。
軟塑新生項目組、寶潔中國北京寶潔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總監周宛棣發布:軟塑新生項目年度報告。報告發布了軟塑新生項目的執行摘要、戰略路線圖、2023軟塑新生項目工作概覽和五大亮點、項目成果及挑戰、2024計劃、國內外優秀實踐對標,并呼吁產業相關企業加入軟塑新生項目組。
02
分論壇
分論壇一
GRPG辦公室主任、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國際交流處處長滿娟主持分論壇一:塑料循環經濟價值提升路徑探討——化學循環與軟塑高值利用。
?羅托克流體技術中國區總經理項雷分享:廢塑料化學回收在中國規模化推廣的難點及思考。
?沙特基礎循環經濟大中華區負責人蔡琳嘉主持圓桌討論:化學循環在中國發展的瓶頸與下一步思路。
?軟塑新生項目組、陶氏化學亞太區可持續發展技術經理侯國玲分享:軟塑高值化利用技術解決方案。
?順豐集團包裝創新實驗室負責人路鵬分享:順豐包裝綠色循環創新與實踐。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塑料分會副秘書長周云飛主持討論:如何提升軟塑的再生價值?
分論壇二
GRPG工作組副組長、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王永剛主持分論壇二:構建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標準體系的推進與落地。
?萊茵TÜV全球項目經理王義智分享:國際塑料循環經濟相關標準與認證體系。
?中國塑料加工協會副理事長 田巖分享:我國塑料產業相關雙碳標準進展。
?GRPG工作組副組長、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王永剛分享:綠色供應鏈標準體系整體建設方案。
?討論:協同構建完善綠色再生塑料供應鏈標準體系雙易標準細則劃分修訂。
?可口可樂可持續發展總監徐佳韻分享廢塑料回收分揀規范化標準構想。
?深圳市綠環再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伍楊分享:工業廢塑料溯源體系構建。
?清華大學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副院長么新分享:國家再生材料信息化追溯核證平臺構想。
?討論:追溯體系構建的探討:溯源意義、標準、工具。
分論壇三
GRPG辦公室副主任、碳工作組組長、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高分子碳中和平臺研究員李斌主持分論壇三:塑料循環經濟價值提升路徑探討——同級利用與價值體現。
?陶氏化學可持續發展業務經理馮繼昌分享:創新材料科學賦能可持續發展。
?SK Chemicals銷售總監金珉奭分享:實現原級回收-膜對膜閉環。
?GRPG辦公室副主任、碳工作組組長、東華大學先進低維材料中心高分子碳中和平臺研究員李斌主持圓桌討論:同級利用對整個產業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中國來說,同級利用是塑料閉環的唯一的選擇么?
?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ESG副總監陳中維分享:安踏可持續發展心智的探索。
?GRPG工作組應用小組副組長、澳大利亞K-Mart可持續發展負責人馬一春主持圓桌討論:再生塑料循環不經濟,繼續推進的動力是什么?再生塑料價值體現的路徑及可行性探討?
分論壇四
GRPG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常務副秘書長鄭莉霞主持分論壇四:基于公約談判綠色設計標準討論(閉門會)。
?主旨發言:為回收設計標準
?討論:回收設計標準討論
?主旨發言:中國再生塑料應用調查報告
?討論:再生塑料應用比例問題。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根據上海塑料行業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有關要求,現對該項團體標準公開征集意見。請有關單位及專家積極提出寶貴意見或建議,并與2025年3月22之前將《征求意見表》(見附件3)反饋至上海塑料行業協會。
- 2025-03-10 11:13:25
- 12001
-
作為可持續注塑解決方案企業,赫斯基在這一領域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經驗老道,也實打實地幫助不少企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希望通過分享赫斯基在促進循環經濟上的實踐與心得,為徘徊在循環經濟大門之外的朋友們提供“他山之石”。
- 2025-02-26 10:45:43
- 15952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